earticle

논문검색

고대 중국어 '所'의 문법화 연구

원문정보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suo(所)'

고대 중국어 ‘소’의 문법화 연구

박향란

피인용수 : 0(자료제공 : 네이버학술정보)

초록

중국어

在古代漢語硏究中,能体現語法關系的虛詞一直是學者們主要的關注對象。其中的"所"雖然受到了很多學者的關注,但都是側重于其用法和功能,而將其變化原因和變化情况作爲重点進行討論的還幷不多。特別是做名詞用在"場所"一詞中以后,該詞是如何履行名詞化助詞功能的呢? 對于這个問題,還沒有哪位學者給出過答案。爲了解決這一問題,筆者采用了聚焦于實詞向虛詞轉化的過程以及伴隨的人類認知語言工能的語法化理論。語法化這一理論,是說明一个本來有實在意義的詞匯逐漸喪失其意義,而只担負語法功能這一現象的。我們的目的,在于運用這項理論,考察帶有完整意義的"所"在某种語言环境中被賦予語法功能,而最后變爲名詞化助詞的這一過程。但這一語法化過程是相当緩慢的漸進過程,短則數百年,長則數千年。因此,要觀察語法化的全過程,需要積累長時期的歷史資料,還需要進行統計方面的硏究。所以,按規則的時間順序選取經歷几个世紀的、有代表性的文本標本,將特定文句的形態意義的變化以使用頻度函數加以追踪是必要的。在這里,將這些要進行歷時分析的資料分爲四个時間段,(1)西周金文 (2)《詩經》和《書經》 (3) 《論語》和《孟子》 (4)《論衡》,硏究其中出現的"所"。 語法化現象包括音韻的、歷時的、意義的變化,但語法化模型最終要說明的是意義變化。在体現語法化過程的模型中,最能体現語法化各个層面的是換喩-隱喩模型。該模型中,隱喩的領域移動及語境上的再闡釋的換喩過程相互關連,很好的說明了語法化的過程。因此,通過這一模型,可以考察語境上的再闡釋給"所"各个時期的使用情况帶來了哪些意義變化,幷最終轉移到完全不同的另一領域的這一連續過程。

저자정보

  • 박향란 Park, Hyang-Ran

참고문헌

자료제공 : 네이버학술정보

    함께 이용한 논문

      ※ 원문제공기관과의 협약기간이 종료되어 열람이 제한될 수 있습니다.

      0개의 논문이 장바구니에 담겼습니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