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ticle

논문검색

계찰관악(季札觀樂)을 통해 본 ‘악(樂)’의 의미와 지향

원문정보

A meaning and intention of ‘Yue(樂)’ through the ‘Jizhaguanyue(季札觀樂)'

김학주, 김순희, 이현정

피인용수 : 0(자료제공 : 네이버학술정보)

초록

중국어

本稿从季札在鲁襄公二十九年所欣赏的‘乐’, 为何表现为‘观’一说的疑问点出发, 阐示了‘周乐’里不仅有歌者, 同时也有舞者和唱者的演出。 《诗经》里的诗, 从字面上看, 它只是诗而已。 但看當时演出情况, 就可知扮装之人的特定动作或者随舞而歌的歌词。 卽先秦时期的‘乐’是诗⋅歌⋅舞熔於一体的综合艺术形态的概念。 儒家的‘乐’, 其意思一般多伴随着禮而表露出来。 到禮乐制度整理完善的周朝, 在乐中的‘舞’的地位更达到了稳固。 周公和孔子把乐舞當作打好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基礎的, 体现禮的重要手段。 ‘乐’的作用超过单纯的歌舞概念, 进一步达到了敎化人和社会的总体品行的地位。 季札所批评的六種舞, 與周公所定立的‘六代舞’實際上相同。 孔子也对‘乐’进行了批评, 他的论评也和季札一样, 在‘六代舞’中,把<韶箾>为最理想, 最高的作品。 通过以上论述, 阐明了中国古代‘乐’的综合艺术性―視覺的效果不亚於聽覺的效果。 也可以考察了儒学所追求的‘乐’的意義和中国‘乐’的意義。 現在中国的戏曲與西欧的演剧概念不同。 它是以唱、 念、 做、 打构成的。 这就从始於先秦時期‘乐’里, 已可寻起源。 清代以後越来越强化演剧化因素的中國地方戏和民間演戏―秧歌、 莲花落等―都是這樣基礎上形成的。

목차

1. 들어가는 말
 2. 계찰이 감상한 ‘주악’의 성격
 3. 선진시기 ‘악’의 의미와 지향
  1) 주공의 ‘제례작악’과 ‘육대무’
  2) 공자의 ‘악’에 관한 추구
 4. 맺는 말
 參考文獻
 中文摘要

저자정보

  • 김학주 대한민국 학술원 회원
  • 김순희 한국예술종합학교 세계민족무용연구소 연구교수
  • 이현정 한국예술종합학교 세계민족무용연구소 연구원

참고문헌

자료제공 : 네이버학술정보

    함께 이용한 논문

      ※ 원문제공기관과의 협약기간이 종료되어 열람이 제한될 수 있습니다.

      0개의 논문이 장바구니에 담겼습니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