초록
중국어
納西族社會相對來說, 享有了戀愛與結婚的自由, 爲什麽却時時發生了由愛情招來的自殺? 這篇文章從這個疑問出發, 考察了納西族殉情的歷史和原因, 殉情的過程, 殉情以後的祭儀, 而且考察了在這個祭儀吟诵的<魯般魯饒>的內容和它文化史上的性格. 在納西族社會里频频发生了殉情, 這出於含在納西族自己的特有的文化心理結構, 卽靈魂不滅的信仰, 以及由異質的文化轉入而造成的納西文化的本體性危機. 我們可以說, 在祭風儀式里爲了殉情者吟诵的<魯般魯饒>是基本上具有靑春男女的戀愛, 別離和殉情的情節, 而且展示納西族的觀念的乌托邦. <魯般魯饒>雖然因爲文本自己沒有穩定性, 所以不能確定産生的時期, 但是注意在文本上出現援救殉情者的愛神的話, 在存在着往往被稱爲最早的殉情者的朱古羽勒排和康美久命金的以前, 我們可以估計早已有一對不能完成愛情的情侶或者神的存在. 但他們的愛情所以不能完成, 不是由於人間的障碍, 是由於天災地變或神的憤怒. 謳歌他們的愛情的民歌在民間里傳爲佳話, 在從母系社會過渡父系社會的過程里, 變成爲實地殉情了的人間的故事, 進入了階級社會的以後, 肯定會附加了階級矛盾, 而後來接受儒敎理念的以後, 會再蓋了封建禮敎. 也就是說, <魯般魯饒>不是在特定時期里産生了的, 是經過累月經年的時代的要求和人間的慾望, 不斷地變化了的. 這兒納西族自己的集體無意識, 卽將死亡看做生活的連續的宗敎觀, 自然起着一定的作用.
목차
1
2
3
4
5
[參考文獻]
[中文摘要]
2
3
4
5
[參考文獻]
[中文摘要]
저자정보
참고문헌
자료제공 : 네이버학술정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