초록 열기/닫기 버튼

外国地名在韩国一般幾乎都是音译的。中国在<外國地名漢字譯寫通則>上也表明“外國地名的譯寫應以音譯為主”,可是意译的也不少见。如:Iceland譯為“冰岛”、美國的Grand Canyon譯為“大峽谷”、Long Island譯為“長島”等。本论文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進行了探討:1)音译[①音譯原则、②音译的词缀(如纽-瓦克、荷-兰、巴基-斯坦)、③音译兼意(如優勝美地、枫丹白露等)]; 2)意译[①具有明显地理特徵的地名(如盐湖城)、②以数词或日期命名的地名(如美國一O二河、秘魯五月二日港)]; 3)音译和意译混用[①音譯+意譯(+意譯)(如勃朗+峰)、②音譯+意譯+音譯+意譯(如巴布亚+新+幾内亚+独立国)、③(意譯+)意譯+音譯(+意譯)(如西+萨摩亚)、④意譯的词缀(如葛底斯-堡、聖-何塞、新-德里等)]: 4)音译或意译後加注释[①(音譯+)音譯+註釋(如斯莫基+希尔+河)、②(意譯+)意譯+註釋(如三+河+城)]; 5)汉化的外国地名[①华侨惯用地名(如舊金山、檀香山等)、②中国独自起名(如大西洋、金字塔等)]; 6)非漢化的外國地名(如海參崴等)。外國地名意译的方便之处在於①音译过长时可減少音节、②不会念的地名也可以了解它的意思,如:Fjaðrárgljúfur譯“羽毛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