초록 열기/닫기 버튼

本文根据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国际法学家对宗主权问题的论述,试从比较史的角度探讨了西方“近代宗主权”与晚清政府对朝鲜主张的“上国之权”。 西方宗主权(suzerainty)概念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但从十九世纪初叶开始被附会到奥斯曼土耳其与其附庸国之间的关系上,转变成了模糊不清的“最高统治权”概念。虽然此“宗主权”与“保护权”不同,多指名义上的从属关系,但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英帝国将该“宗主权”概念广泛应用到对南非及印度地区的帝国运作。其主要原因在于该“宗主权”概念的运用比“保护”或者殖民统治更适合于大英帝国的低成本间接控制模式。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也是晚清政府开始在朝鲜推行宗主权强化政策的时期。这一时期清朝所主张的“上国之权”,已不是传统领域的概念,而是传统“天朝上国”的概念受到西方国际法中的联邦、邦联、殖民体系、宗主-属国关系等种种概念的影响而衍化的新概念。而且,清朝对朝鲜强化宗主权的过程中,往往模仿了英帝国的运作模式。实际上,清朝以“属国自主”的名分对朝鲜进行的非正式控制,本身就是希望维持对朝鲜的控制而不愿意付出过多的代价。 总之,十九世纪后期的近代宗主权在其形成及传播过程中被多样地接受并运用,而其概念本身的模糊性提供了实际政策运作上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