초록 열기/닫기 버튼

人的智力活动是通过思维形成的非可视行为, 但通过语言这一可视性活动来表现。 由此可见,语言既是思维的媒介,也是文化的载体。地球上存在着多种文化,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语言。为了理解这种不同的文化,语言的解释(翻译)过程是不可避免的。李御宁教授对此的定义是:"翻译正在创造人类文明史上连接文明和文明的界面文化。"在东亚,"汉字"的文字体系一直被共享和发展。文字的诞生带来文明的发展。汉字最早在中国产生,周边国家在学习或者接触中国的文字的同时,也收到了他们的思想和文化。但是,近代以后,面对西方这一新文明,东亚地区将经历知识的地壳变动。本论文通过观察翻译文化和"汉译词"的生成过程,来了解近代东亚的"知识流动和权力移动"。在知识接受过程中,中国和日本最大的不同点是:在技术引进方面, 中国领先于日本, 但在制度和思想接受方面, 日本不但在时机上领先于中国, 而且态度上更为积极。如果说文明的精髓是"知识", 那么日本早已掌握了"西方知识的权力", 并以骑虎之势般地出现在东亚。 所以,近代以后东亚知识的流向顺理成章地从日本流向中国。如上所述, 改变知识权力格局的"翻译事件", 构成了今天东亚国际秩序。通过近代东亚的翻译史, 我们可以看出语言或文字并不是特定国家或民族的专利, 而是使用这些语言或文字的人们所拥有的共同资产,即通过语言与文字体系传播的知识产权的流向是循环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