초록 열기/닫기 버튼

酒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创出的一大特殊饮料。它最初是帝王贵族的珍贵饮料, 主要供宗庙祭祀和特殊身份享用, 到后来就在民间广泛饮用。这样, 从宫廷到民间, 就形成了广大消费者。它的生产、流通、 销售过程中产生大量利益, 因此, 酒课程为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但是, 粮食消费与流通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禁酒, 指由政府下令禁止酒的生产, 流通和消费。这是中国古代国家权力机制对社会酒事行为或酒营活动进行强制干预的一种行政控制手段。其内容中断一切酿酒、酤酒、饮酒等, 同时也包括国家实施榷酒政策垄断酒业经营,专禁民间私酿私酤的酒政限制。尤其, 荒歉之岁, 酒禁措施成为荒政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元政府下禁酒令, 总达七十多次。以元代酒禁次数为多, 居历代之最。其原因在何处?对此,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着重谈到了如下几方面问题。第Ⅱ章, 探讨了元代酒的消费与管理方式。第Ⅲ章, 探讨了元代禁酒令施行时期与具体背景。第Ⅳ章, 着重探讨了在元代特殊的政治、地理、军事情势下施行的禁酒令的特点与其意义。 据此, 元代申禁酒令, 除了至元十四、二十年的为加强防止私酒者而下令的外, 集中于发生天灾饥荒前后。但是, 对施行地区上看, 主要集中于两都地区与岭北和林地区与甘肃行省地区。两都地区是帝国的政治、军事上的要冲, 需要确保充分的粮食。岭北地区是蒙古统治者的“兴龙故地”。供应漠北粮食是原政府的承重负担。要之, 元政府对上都、岭北、甘肃等地更严格、频繁实行禁酒令的原因, 主要出于运输上的困难与经费浩大, 以及保证军备粮与救济漠北难的供应。同时, 酿酒与饮酒反映着蒙古支配层的特权。一些蒙古贵族他们往往不受禁酒令的限制。元代频繁实行禁酒令, 告诉我们当时酒的生产与消费浩大, 也说仅是作为荒政的一种补助手段, 与前代比较比, 这个功能并不是明显。再说, 从酒的制造、流通、消费所反映的粮食与物资的移动方向看, 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说上都是大都的陪都。至少, 从蒙古统治者眼里, 漠北与上都仍然是帝国的要冲、统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