초록 열기/닫기 버튼

本文分析了韩、中、日三国的报纸中有关辛亥革命的报道。中国通过1911年的辛亥革命成为了亚洲第一个建立共和政府的国家,刚刚完成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了‘积极的’对外扩张,朝鲜则在辛亥革命之前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可以说, 中国、日本、朝鲜在此时已经开始形成一种新的东亚的权力格局,而三国媒体对辛亥革命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报道无疑是解读此时三国关系的重要线索。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的『申报』, 日本的『读卖新闻』以及朝鲜的『每日新闻』中关于辛亥革命的报道。其结论如下:首先、辛亥革命一爆发,中国的『申报』(上海)就迅速报道了武昌起义的消息。『申报』在武昌起义爆发两天之后就报道说,革命派发动的革命取得了成功。在此后的1912年也正面报道了庆祝建立革命政府的新闻。与报道内容相对简单、滞后、负面的『大公报』(天津)相比『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报道非常迅速,对革命形式的掌握也十分准确。第二、与『申报』相同,日本的『读卖新闻』也从10月13日开始对革命进行了比较准确的报道和分析。革命初期的报道内容主要集中在日本人的安全、经济等问题上,分析革命对日本的影响也是这一时期报道的重要内容。对于革命本身,并没有像『申报』那样进行太多的正面报道,而是把重点放在收集和报道大量有关革命的情况上。第三、朝鲜的『每日新闻』对革命的报道要比中国和日本晚2~3天,报道内容也主要是对革命情况的事实报道,没有对革命进行分析。1912年建立临时共和政府以后,开始连日报道有关清朝灭亡的消息,其内容主要是对清政府的统治、清朝历史和结构的分析,与初期事实为主的报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申报』和『读卖新闻』通过对辛亥革命的准确报道,就国家的未来构想等问题与读者进行了沟通。而作为日本殖民地的朝鲜的『每日新闻』对革命形势的报道比中国和日本要晚一些。但是考虑到此后大量的朝鲜独立运动家亡命中国,试图参与革命的情况,可以说在朝鲜国内对革命事实的报道本身还是比较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