초록 열기/닫기 버튼

本文以淸代中叶具有表性的文人作家蔣士銓、杨潮观的作品为中心,对淸代中葉文人剧的思想和语言风格方面的特征进行了考察。具有以雅为美的审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必然会给属于通俗文化的中国戏曲带来雅俗之间的调整。各时代的具体调整现象都各有不同。明代文人剧追求雅俗共赏,淸代中叶由于市民阶层的壮大、花雅之争、职业戏班的昌盛等等原因,符合一般市民的审美趣味的戏曲发展迅速,同时,文人剧自身的审美需求亦得以充实,变得更为典雅。在清代的尊儒政策、以理学为正宗的复古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文人剧的内涵特征表现为儒家的教化说、社会公利性和文学观的深化。教化戏曲观的具体内容不是以老百姓为对象的教化或者以生活桎梏再现的手法反映现实,而是基于儒家思想哲学性、历史性的分析和评价而追求儒家的理想。蔣士銓的性情论、蔣士銓和杨潮观的作品里对循吏理想的追求充分表现了上述特征。在语言风格方面,淸代中叶文人剧继承正统文人的艺术风格,运用诗人本色的清真高雅的语言,创造意境,开拓了诗剧、哲理剧等领域,展现了清真高雅的语言风格和意境之美。基于此,我们认为,淸代中叶文人剧充分反映了文人士大夫的思想和审美传统,提高了文人剧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淸代中叶文人剧在戏曲史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