초록 열기/닫기 버튼

西方的近代娱乐媒体中, 直接将其近代展示给中国人看的并不是单纯的娱乐性电影, 而是蕴含了政治性、经济性色彩的媒体最受欢迎. 因此, 诸多电影专业杂志及报纸的专栏将电影作为报道一样进行刊登, 但是对好莱坞电影的解读却不仅限于此. 那么, 实际上有关好莱坞电影的报道是怎样的呢?其意义何在? 本文通过对『申報 -電影專刊』中有关好莱坞电影报道的分析以及电影‘不怕死’一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一覻. 与对中国电影的态度不同, 对待好莱坞电影, 很难找到人们各种各样批判的视角. 报道迎合好莱坞电影的策略, 与广告一起被刊登. 即刊载与广告成双成对出现的影评、吸引人们视线的电影画面以及有关明星演员和导演的花边报道成为主流. 而且大部分影评也仅限于介绍,简单记述而已,中国观众的影评很少。不过肯定的是, 从电影放映数上也可以看出,好莱坞电影诱惑住了大城市上海人。不过,中国观众对好莱坞电影里关于中国(人)的描写反映也很敏感。中国盛行有'反帝','反资本主义'等社会批判色彩的电影,而对好莱坞电影的批评却多少带些感性的'民族主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不怕死'案, 以这次事件为契机,南京政府制订了电影检阅法。这意味着把民众的愤怒可以诉诸政府及法律-虽然有限。可是,结果, 南京政府要强化的是全部电影的检阅,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电影,因此这表面上似乎帮助中国人消除了愤怒,但这使寻求好莱坞电影里的帝国主义本色以及电影里所体现的'普遍性近代'价值的旅程更为艰难.. 这在无法摒弃商业性的报社的立场上以及显然存在外国势力特权的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 或许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另外, 在民族主义空前高涨的时期, 含有民族性情节的电影对观众来说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首选. 结果好莱坞影评丧失了真正的‘近代’的价值, 这显然不是电影批评能力或电影解读能力层面上的问题. 这种态度也发生在中国电影制作上, 而且不仅仅发生在电影引进上. 这种现象在每个方面都处在现在进行时. 在世界电影市场上, 好莱坞电影虽然一直维持着其地位, 但与20世纪30年代相比, 中国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的中国没有了以租借为象征的巨大外国势力, 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无比强大的中央政府. 即使如此, 中国的电影市场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最近为了纪念‘建国60周年’(2009年)和‘建党90周年’(2011年)相继制作了以‘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为代表的大规模电影, 此类电影可以称作是中国电影界的‘红色文化’热风, 在这股热风里强调党和国家色彩的电影不断涌出. 但是这种电影只是强调了政府自身的业绩, 政党性和统治的正当性, 并没有揭示真正的历史价值和近代价值. 恰似在某种方面上,20世纪30年代又在21世纪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