초록 열기/닫기 버튼

繼承帝國遺産基礎上建立國民國家是近現代中國面臨的最核心的時代議題. 所謂繼承帝國遺産, 包含有雙重含意; 一是承擔傳承中華文化的‘義務’, 使植根於悠久傳統的中華文化不至於發生中途斷裂現象; 另一是承擔繼承前王朝領土完整之‘義務’. 盡管繼承帝國遺産基礎上建立富强的近代國家是近現代中國普遍認可的價値, 但是圍繞實施方案却出現了多種聲音. 特別是主張不同政治體制的各方之間産生了激烈衝突, 最終引發了內戰. 其實, 近現代中國出現的文化保守主義不只是停留在文化談論上. 文化保守主義者的諸多主張都和建立什麽政體的國家緊密相連. 文化保守主義無疑是一種新思潮, 是企圖以西歐方式或是近代方式重建‘中華’來開啓中國文化新紀元倂最終摸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建國之路的. 隨着對西歐文化的認識加深, 新中華文化的輪廓自然變得更加具體和淸晰, 其內容也變得更加豊富. 這是該新思潮的屬性使然. 正因爲如此, 代表初期文化保守主義的國粹學派强調中國特殊性, 以局限性‘歐化’來展開其建國構想; 而國家建設第二階段的文化保守主義却是普遍認可西歐, 試圖中西和璧來建國; 到了國家建設第三階段的文化保守主義, 則爲國民政府的國家建設政策提供了一系列理論根依. 其中, 新儒學甚至着眼於普遍的倫理道德問題構思中國文化理想之藍圖, 企圖照着那一藍圖建立一个新制度新社會秩序的新中國 , 最終達到再次確立如今的中國恰是歷史上文治國家的那个中國的合理繼承者之目的. 盡管國家建設各階段的談論內容各不同, 二十世紀前期文化保守主義却有一个共性, 那就是重視道德和人文精神, 都堅持把文化與道德視爲政治制度與社會秩序之根基的文化普遍主義觀點, 以達到新文化的中國本土化, 卽中華性的復活. 這種共性無疑折射出了以重新發現中國文化之理想形式來建立新中國的那些文化保守主義者的政治傾向性. 由此可見, 二十世紀前期中國的文化保守主義實際上是爲對應傳統的文化主義崩潰所帶來的‘中華性’的喪失, 以‘新知’(卽西歐文化)爲手段重建近代文化主義 倂以此作爲中國化國家建設之基礎的替代方案而已. 從這一點而言, 文化保守主義無不是在普遍性文化的‘中華’相對弱化西歐文化作爲普遍眞理像潮水般涌進來的現實中, 爲重新構建帶有近代色彩却不失文化與政治融爲一體之特徵的傳統文化主義的, 卽重構新‘中華性’的‘適應談論’罷了. 這就是所謂‘文化重建’之政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