초록 열기/닫기 버튼

中韓兩國土壞接近,歷史上接觸很頻繁,學術文化上的交流源遠流長,就中國小說而言,《山海經》、《太平廣記》、《剪燈新話》、《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等作品曾在韓國廣泛流傳。本文擬對中國古代小說《水滸傳》在韓國流傳和影響問題作考察。《水滸傳》同《三國演義》一樣是古代聚合式累積成書的典型作品。最初是以口頭說唱的形式流傳,羅曄《醉翁談錄》甲集卷一記小說的名目下就有“石頭孫立,靑面獸,武行者,花和尚”四種,說明這些故事在宋代已廣泛流傳。後來隨着《大宋宣和遺事》的出現,元代水滸戲的興盛,在此基礎上,元未明初施耐庵創作了《水滸傳》。在《水滸傳》的成書過程中,匯聚了數代文人的敍述才能和平審美智慧,後世對這部巨著推崇備至,清代小說理論家金聖嘆爲之傾倒。“夫固以爲《水滸》之文精嚴,讀之卽得讀一切書之法也。汝眞能善得此法,……便以之遍讀天下之書,其易果如破竹也者,夫而後嘆施耐庵《水滸傳》眞爲文章之總持。 這部被後世學者嘆爲觀止的巨著,大約1607年以前傳入古代朝鮮,在古代朝鮮遇到怎樣的禮遇,是本章所考察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