초록 열기/닫기 버튼

本文根据认知理论, 对现代汉语“V下”的意义进行分类, 并通过语料分析, 了解实际使用情况。本文首先根据[+方向]和[+位移]意义特征, 把“V下”分为“V下1”和“V下2”两大类, 然后利用概念基(base)、 侧面凸显(profile)及认知域(domain)概念, 给“V下1”和“V下2”下分次类。语料分析的结果如下 : 趋向补语“下”大多和单音节动词结合, 随着“下”语法化程度的加深(“V下1-1”至“V下2-7”), 能与“下”相结合的“V”, 其范围从动态动词扩展到静态动词乃至形容词。 在“V下”所表的众多意义之中, 适用于“V下去”结构的“V下1-3”(吃类意义)的使用频率较低, 适用于“V下去”结构的“V下2-3”(凹陷意义)和“V下2-4”(加压意义)的例子寥寥无几。 这表明, “V下”义有主次之分, 这与参照点(“来”, “去”)的空间、 隐喻意义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