초록 열기/닫기 버튼

过去的三十年里外资企业一直将投资集中在中国的沿海地区。这是因为沿海地区具备了开展经营活动所必须的生产基础设施。而且沿海地区不仅拥有能畅通连接海外市场的物流线,还拥有大量可以向生产现场提供的充足、廉价的劳动力。此外,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大多位于沿海,使内需市场的营业价值也非常高。但是,自2000年后,中国在宏观经济环境上发生了许多影响外资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比如加入WTO、汇率政策的变化、居民所得的稳步提高等等。加入WTO使对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等投资政策发生变化,汇率政策的改变使人民币开始升值。换句话说,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促使了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发生巨大转变。就此,本文比较分析了三大区域的以内需市场、生产费用和产业结构为主的投资环境在加入WTO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本文的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的结论。第一、从内需市场的方面来看,沿海区域的市场价值大为提升。大部分地区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居民的购买力也提升到中等发展国家初期的水平。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地区等区域,工业城市和商业城市走向一体化也被认为提高了企业营销效率。如果从内需市场的角度选择其中一个区域,位于东部沿海区域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具备了最高的市场价值,因为不仅是该地区人口密度,而且居民收入也高于其他地区的水平。第二、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看,沿海地区从1990年以后保持着两位数的薪酬增长率。从区域上来看,北京、上海等大型商业城市和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等工业发达的地区的薪酬相对较高。同时,居民的学历也从1990年之后持续提高,而这也被认为是劳务费上涨的原因之一。如果从生产基地的条件选择三个区域中一个,本文认为位于环渤海湾的北部沿海区域区具备了最佳的制造业生产基地的条件,因为在物流环境和产业配套设施上,三个沿海区域都具备了类似的条件环境,在工资方面北部沿海区域具有相对优势。第三、从产业结构变化角度来看,沿海区域都具有一个相同的特点,比如第一次产业比重下降第三次产业比重上升,但第二产业比重与1980年代相比没有较大的变化。从具体产业布局的变化来看,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和国家主导型产业为主的产业占据排序的第一位。但进入2000年以后,电子通信等产业逐渐占据第一位。从各区域的主导产业来看,南部区域以电子通信产业为主、东部区域以化学纤维产业为主、北部区域则以钢铁等产业为主。但其他区域由于这些行业对区域经济的巨大影响,也不曾减少对这些产业的投资。过去的30多年沿海地区用自己的高速经济增长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从企业的角度上来看,沿海地区发生的上述变化,使其已不再适合继续单纯用作生产基地。但也不可能放弃中国的沿海市场。原因很简单,因为放弃中国的沿海市场等于放弃整个中国市场。因此,今后再对沿海市场进行投资,从战略上不仅要用作单一的生产基地,更要统筹考虑内需市场的影响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