초록 열기/닫기 버튼

为了讨伐从辽东侵入高丽的契丹叛众,1218年蒙古进兵高丽。1219年江东城战役是东亚国际关系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发生的一系列对外情况基本上处于错综复杂的契丹、蒙古、女真、高丽各政治势力与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关系中发生的。本文通过以耶律留哥与蒲鲜万奴代表的辽东的北方民族的动向与势力关系的分析,对1219年丽蒙之间的江东城盟约、1225年蒙古使臣著古与被杀事件进行了新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有关高丽侵略战争中率军蒙古军的元帅札剌、撒礼搭、札剌儿带的问题。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首先,阐述了金朝末年耶律留哥起兵叛金的历史意义。认为从政治、军事上,耶律留哥主动附蒙古大力支持蒙古对辽东的控制,并对金朝的政治、军事力量带来严重打击。认为1219年江东城战役的主要目的在蒙古帮助耶律留哥找回失去的部众。再次,1225年蒙古使臣著古与被杀事件发生在蒙古、东真、高丽之间的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根据1223年木华黎之卒、东真1224年遣使移牒高丽的事情和著古与被杀地点和时间,认为该事件与高丽的主动下发生的可能性很大。高丽借绝好的机会脱离蒙古和东真,更愿意与金朝恢复关系。最后,针对1219年率兵进兵高丽的副元帅札剌(扎剌)和1231年侵入高丽而次年在处仁城被射杀的蒙古元帅撒礼塔是否同人异名问题,根据相关史料的分析,得出札剌和撒礼塔的异名异人,且进一步指出札剌就是1254年继任也古而负责高丽侵略战的札剌儿带(即,札剌台、车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