초록 열기/닫기 버튼

明代初期,宋刊蘇軾詩文集已經很少流傳。到了成化四年,吉安知府程宗據南宋曹訓所刻舊本和明仁廟所刻新本,重新刊行了明版“東坡七集”。本文以此本為首,考察明代收錄蘇詩諸本的版本源流、作品收錄情況以及流傳狀況,並且探討各版之間的相互關係。研究表明:明版“東坡七集”雖然已經不是宋版原貌,但是還是較好地保存≪和陶集≫4卷以外的“六集”,並且通過≪東坡續集≫的刊行來補遺許多佚詩、佚文(“和陶詩”亦收在其中)。此本在蘇軾詩文的流傳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就明代而言,對分類合編本≪東坡全集≫115卷以及所謂“新王本”的茅維刊≪東坡先生詩集注≫32卷的形成產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響。除了以上三個版本系統形成明代蘇詩流傳上的主流之外,明代還出現若干支流,也對蘇詩的傳播、輯佚以及流行等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以≪重編東坡先生外集≫、≪新編東坡先生詩集≫以及幾種收錄蘇詩的選本或選評本為對象,進行初步的梳理,以期更為完整地瞭解明代蘇詩的流傳情況。最後,本文在上述討論的基礎上,探討這些明代蘇詩版本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