초록 열기/닫기 버튼

本篇论文主要分析了汉代画像石上的熊(熊․羆)图像。《爾雅》、《詩經》、《史記》、《山海經》等中國古代文獻中都有着关于'熊'的记载。这些记载是用于证明熊图腾在中国古代曾经存在过。其实, 这些记载在内容上缺乏一贯性, 作为熊图腾存在过的证据稍显不足。不過, 從“絶有力”(《爾雅》)、“維熊維羆, 男子之祥”(《詩經》)、 “敎熊羆貔貅貙虎, 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史記》)的內容來看, 我们却可以知道熊曾被认为是有着强大力量的一种动物。漢代畵像石上也有不少關于熊的圖像, 尽管和別的動物(神獸)相比其數量并不多。许多中国学者认为畵像石中的熊圖像是中國熊图腾的痕迹。本篇论文想就熊作为图腾之外的其他可能存在的形象意义做以探讨。汉代熊图像的特征大致包括两点: (1) 很多熊图像都位于墓门之处; (2) 大多出土于河南、徐州等地。(1) 位置: 墓门所处的位置很重要,因为它是两个不同世界(地上 - 天上)系连的唯一桥梁。在墓门处进行'辟邪'是极为必要的。汉代人曾把熊当作很强、很凶猛的一种动物,所以熊很适于把守墓门。事实也是如此,我们能看到熊常常和神鸟、鋪首銜環在一起的组合。墓門上的熊可以抵御惡鬼, 神鸟(或神獸)则可以帮助墓主升仙。另外,东汉时期人们曾举行"大儺"仪式,其目的是为了驱鬼逐疫。可以说汉代墓门上的熊与"大儺"仪式中的熊的象徵意義是一脉相承的。(2) 地域: 熊图像的地域性也很重要。虽然古代中原地区难以发现广泛的'熊崇拜'现象。不过,在过去的楚文化圈'熊崇拜'则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徐州地區出土了不少漢代畵像石, 這不能不说是受到了楚文化的影響。漢畵像石上的熊圖像可以说是三种要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一个是古代中國对熊象征意义的傳統看法(保有强大力量的動物), 一个是北方萨满文化的影響(大儺), 还有一个就是崇拜熊的楚文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