초록 열기/닫기 버튼

《酉陽雜俎》傳到韓國境內時期約高麗時代中期以前。最初的流入記錄出現在徐居正的《筆苑雜記》序文上,其序文1486年由表沿沫所作。成宗24年(1493年)由于朝廷刊行《酉陽雜俎》而發生了彈劾事件,但彈劾事件的起因表面上看起來貌似單純的出版問題所引起,但我們推測是士林派的金諶等人以勳舊派的李克墩出版《酉陽雜俎》爲由而發起的一件政治事變。《酉陽雜俎》以《唐段少卿酉陽雜俎》爲名在朝鮮成宗23年(1492年)出版發行過。此書是1492年由慶尙監事李克墩和都事李宗準及慶州府尹崔應賢等人刊行,其殘本現分別在誠庵文庫,奉化沖齋宗宅,成均館大學校等地所藏。《酉陽雜俎》在慶州發刊過木版本,目前所傳版本有總20卷2冊本和20卷3冊本等幾種,因此,我們可推測該書有過多次後印的刊行過程。現存中國最早的《酉陽雜俎》完整本是明代萬曆35年(1607年)趙琦美根據李雲鵠的校補本刊行的版本,但它比1492年的朝鮮刊本晩115年之多。《唐段少卿酉陽雜俎》可謂朝鮮時代出刊的《酉陽雜俎》版本類中最接近原型的珍貴版本。元祿10年(1697年),在日本也有刊行《酉陽雜俎》的記錄,該版本現收藏在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酉陽雜俎》不僅在中國,在韓國和日本等地出刊過多次,說明它在東北亞地區被廣範接受;而且,朝鮮時代《酉陽雜俎》以多種出版方式和民間故事形式積極地傳播,大大滿足了人們對新知識,包括醫學,文學等諸多方面的求知欲望。